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古人谈读书(一)

孔子及其弟子〔先秦〕

 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 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  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
  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

  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

  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。无益,不如学也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
 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,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、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。

 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,学习不觉得满足,教人不知道疲倦。

  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,而是喜好古代文化,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。

 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。

  我曾经整天不吃,整夜不睡,冥思苦想。没有得到什么,不如踏踏实实去学习。

注释
知:通“智”,聪明,智慧。
敏:聪明。
好:喜好。
耻:以…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素书·绝嗜禁欲所以除累

黄石公 黄石公〔先秦〕

  绝嗜禁欲,所以除累。抑非损恶,所以禳过。贬酒阙色,所以无污。

  避嫌远疑,所以不误。博学切问,所以广知。高行微言,所以修身。

  恭俭谦约,所以自守。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。亲仁友直,所以扶颠。

  近恕笃行,所以接人。任材使能,所以济物。殚恶斥谗,所以止乱。(殚恶 一作:瘅恶)

  推古验今,所以不惑。先揆后度,所以应卒。设变致权,所以解结。

  括囊顺会,所以无咎。橛橛梗梗,所以立功。孜孜淑淑,所以保终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齐宣王见颜斶

佚名 佚名〔先秦〕

  齐宣王见颜斶,曰:“斶前!”斶亦曰:“王前!”宣王不说。左右曰:“王,人君也。斶,人臣也。王曰‘斶前’,亦曰‘王前’,可乎?”斶对曰:“夫斶前为慕势,王前为趋士。与使斶为慕势,不如使王为趋士。”王忿然作色曰:“王者贵乎?士贵乎?”对曰:“士贵耳,王者不贵。”王曰:“有说乎?”斶曰:“有。昔者秦攻齐,令曰:‘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,死不赦。’令曰:‘有能得齐王头者,封万户侯,赐金千镒。’由是观之,生王之头,曾不若死士之垄也。”宣王默然不悦。

  左右皆曰:“斶来,斶来!大王据千乘之地,而建千石锺,万石虡。天下之士,仁义皆来役处;辩士并进,莫不来语;东西南北,莫敢不服。求万物无不备具,而百姓无不亲附。今夫士之高者,乃称匹夫,徒步而处农亩,下则鄙野、监门、闾里,士之贱也,亦甚矣!”

  斶对曰:“不然。斶闻古大禹之时,诸侯万国。何则?德厚之道,得贵士之力也。故舜起农亩,出于岳鄙,而为天子。及汤之时,诸侯三千。当今之世,南面称寡者,乃二十四。由此观之,非得失之策与?稍稍诛灭,灭亡无族之时,欲为监门、闾里,安可得而有乎哉?是故《易传》不云乎。’居上位,未得其实,以喜其为名者,必以骄奢为行。据慢骄奢,则凶中之。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,无德而望其福者约,无功而受其禄者辱,祸必握。’故曰:‘矜功不立,虚愿不至。’此皆幸乐其名,华而无其实德者也。是以尧有九佐,舜有七友,禹有五丞,汤有三辅,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,无有。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;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,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文王是也。故曰:‘无形者,形之君也。无端者,事之本也。’夫上见其原,下通其流,至圣人明学,何不吉之有哉!老子曰:‘虽贵,必以贱为本;虽高,必以下为基。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,是其贱必本与?’非夫孤寡者,人之困贱下位也,而侯王以自谓,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?夫尧传舜,舜传傅禹,周成王任周公旦,而世世称曰明主,是以明乎士之贵也。”

  宣王曰:“嗟乎!君子焉可侮哉,寡人自取病耳!及今闻君子之言,乃今闻细人之行,愿请受为弟子。且颜先生与寡人游,食必太牢,出必乘车,妻子衣服丽都。”颜斶辞去曰:“夫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,非弗宝贵矣,然大璞不完。士生乎鄙野,推选则禄焉,非不得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斶愿得归,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制言者王也,尽忠直言者斶也。言要道已备矣,愿得赐归,安行而反臣之邑屋。”则再拜而辞去也。斶知足矣,归反朴,则终身不辱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伯乐顾马

《战国策》〔先秦〕

  人有卖骏马者,比三旦立于市,人莫知之。往见伯乐曰:“臣有骏马,欲卖之,比三旦立于市,人莫与言,愿子还而视之。去而顾之,臣请献一朝之贾。”伯乐乃还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而马价十倍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